找到相关内容1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

    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  理净  三论宗起源于印度,但主要发展于中国,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:  1、传译时期:为东晋(公元四0一至四四一年)时期。主要依罗什法师为代表,有弟子僧肇、僧叡、昙影等人,主要以翻译三论经典为主。也是印度中观思想最早传入中国的历史见证,是三论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出现。  2、渐隐时期:为南北朝南齐(公元四四一至四八0年)时期。自僧肇等人以后的一段时间,中观思想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246704.html
  • 三论宗破收四料

    三论宗破收四料  理净  “料简”是考察邪正,辨别是非,不能一概皆破,也不能一概皆收,因此要简别。今文用四门分别哪些该破,哪此不该破,名为四料简。即:一、但破不收,二、但收不破,三、亦破亦收,四、不破不收。第一但破不收,这里主要是指对外道而言,因为外道的真理与佛法正道相违背,站在佛法的立场而言,没有什么可以商讨的余地,直接破除毫不留情,所以是破而不收。第二但收不破,这里主要是指外道所推测出来的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446710.html
  • 破成实立“二谛”一体异体之说

    成立。(中国佛学院 理净) 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1267239.html
  • 理净法师答: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?

    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?我想问出家与孝顺背离是吗?(提问者:沙漠之鹰) 理净法师答 关于修行的问题是不分出家和在家的,也不分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,出家和在家只是先择了不同的修行方法和...。对于出家者来说,世间一切男人皆是我父,世间一切女人皆是我母。如此而言,岂能说出家者不孝顺父母?怎么能认为出者与孝顺相背离?这是愚人无知者之见,非大智大慧者之所见!(理净法师作答)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60677715.html
  • 三论宗的三种“观”法

    三论宗的三种“观”法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对于修“观”来说,是佛教每个宗派都必须具有的修行方法。因此,“观”对于一个佛教徒修行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三论宗也不例外,以修“观”而破邪显正,断烦恼证菩提。可是,各家各派对修“观”的选择和运用有着本质的区别。这主要是根据教理、教义而决定的。今所言“观”者,是观察义、明达义、观照义、即观察邪正,明达教相,观照真理,以光明的智慧明达真理,观察世界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046635.html
  • 关于三论宗“境智”之关系

    关于三论宗“境智”之关系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修习观法,所言“观”有能观和所观,所观是所观的对象,即外境。能观是能观照的内心。“二智”是从能观性上讲,“二谛”是从所观性而言。能观是智,所观为境。虽然“智”能观“境”。但同时“智”由“境”发。因此“境智”是因缘关系。正因为智由境发,因智名境,所以境智又是因缘义。境智二者相待而言,相即相异,二而不二,不二而二。名为中道正观。如《大乘玄论》云:“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846693.html
  • 从三论学认识“权实”二智意义

    从三论学认识“权实”二智意义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今若将“权实”分别而释略有四义:约实智而言:一者,般若照实相,从所照立名故称为实。因为般若能够观照诸法实相。所照之境是真实不虚。从所照境立名故称“实智”。二者,般若不是缘虚妄境界所生的分别心,而是从实相境所引发的真实智慧,实相是诸法的真实性。般若为其所生,因此依能生的实相立名故称“实智”。三者,如实而照,当体立名,故称为实,因为般若能够照诸法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946694.html
  • “中观”互发互尽

    “中观”互发互尽  (作者 理净)  这是讲“中观”互相成就,互相于缘,相辅相成的关系。有四种关系:即中观互发、中观互尽、缘观互发、缘观互尽。所言中观互发者,即是“中发观,观发中”,“中”谓中正之理,“观”是观心之智慧,“发”是发生或发现之义。中观互发即是说: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,才能引发正确的知见(观点),有正确的观点和见解才能体会或发现正确的理论。先说中发观者,是观一切法不生不灭,而见中道实相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1665166.html
  • 由三种中道略释八不中道

    由三种中道略释八不中道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此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,众圣之行处。故《华严经》云:“文殊法常尔,一切无畏人,一道出生死,更无异趣也。”所谓“不”者,是不于一切法,是泯灭义,破义。并不是对“有”的无义,而是超越有无的中道义。  所谓“八不”者,生是说诸法实有生,灭是说诸法实有灭,常是说诸法常存,断是说诸法终归于断灭,一是说千差万别的诸法实在浑然为一,异是说诸法的差别历然,来是说诸法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5467060.html
  • 三论宗之中道观

    三论宗之中道观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所谓“中道观”者,即一中道实相观,又名无所得正观。所谓“无所得”观者,是指深刻观察一切诸法体相了不可得,名为无所得观,故《大品经》云:“诸佛于诸法,无所知无所得。”即是说圣者了达宇宙万有之法,皆是由众因缘所生。既是从众缘所生,即是诸法无有自体,若法有自体,则不名假缘而生。若是众缘而生,则体性是空。空则无所得。所以说“无所得”者,是离能所绝缘观,心体离念,无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046634.html